行业资讯     2016-01-11 01:54:56

   中医学关于血的学说,是研究血的生成、运行、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精、气、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脉起着约束血液运行的作用,血液循脉运行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周而复始。如因某种原因,血液在脉中运行迟缓涩滞,停积不行则成瘀血。若因外伤等原因,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则形成出血,称为“离经之血”。离经之血若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则变为瘀血。

二、血的生成

   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化生为血液。

(一)化生之源

   水谷之精化血。《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是说明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即所谓“汁”,其中包含营气和津液,二者进入脉中,变化而成红色的血液。因此,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肾精化血。《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由于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因此,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生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