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行业资讯     2015-10-10 00:57:21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关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的认识,与古代哲学关于气是运动不息的,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等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等的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产生了“人气”能激发和调控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之间及其与无形之气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理论。这可以说是古代哲学中的“有形生于无形,有形化为无形”的气化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八体之气,既是这一气化过程的推动力和调控力,又是这一气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精化气,为有形化为无形;气生精,为无形化为有形。但中医学所说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化,比古代哲学更为具体,更为细致。如对气生精,一般少说气凝聚一起则变为精,而是说气的运动促进精的化生,即消耗了能量而获得了营养物质的产生。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推动了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产生了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而维系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若人体之气的运行失常,出现气郁、气滞或气逆等,则可致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的运行代谢失常,或郁滞不行,或凝聚为瘕积。因而调理气机,是防治此类病证的主要方法。中医学的重气化轻形质观念,无疑是受《道德经》的“有生于无”的深刻影响而产生。

   中医学的“气本一气”,人身诸气皆一身之气之划分的认识,是受了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而产生。中医学将“元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人体内的各种气也有共同的化生之源。即一身之气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之清气相融合而成;人体内的各种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各脏腑经络之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此即所谓的“气本一气说”。古代哲学中的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之气升降交感,阴阳上下合和而生养万物的观点,对中医学气学理论中关于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等理论的产生,起了积极的影响。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阴气与阳气。阴阳二气的运动和功能有序谐和,平衡稳定,人体则健康无病。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命日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