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方法

行业资讯     2015-09-10 02:00:59

 

     古人为了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构建藏象、经络、病因等中医学的核一心理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以及治疗疾病的需要,人们对人体内脏的观察逐渐变为比较自觉的认识活动,把解剖尸体作为认识人体的一条重要途径。如《灵枢·经水》就有“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记载。通过尸体解剖,人们不但了解了某些脏器的形态,而且还认识了它们的某些功能。如通过对整个消化道的解剖观察,不但了解了整个消化道的长度、容量——食道与肠道的长度比为135(现代解剖为137),胃容纳水谷“三斗五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及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在解剖方法的帮助下,《内经》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见解。通过解剖还发现了肺、脾、肝、肾、膀胱、胆、脑、女子胞等脏器

及其各自所处的位置、相互连接的情况和与外在器官的联系,如认识到肺主呼吸,外通于喉、鼻等。通过解剖还发现了脉、筋、系等形体结构,这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形态学基础。

    尽管我国当时的解剖知识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只靠直观的解剖方法得到的知识,显然远不能解释当时医疗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也不可能对更为复杂的生命现象如思维、情绪等作出明确的说明,更不可能将经验上升为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人们只得寻找另外的方法认识人体,这就是整体观察法。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比类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人体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体内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而观察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征象,则可推知体内脏腑的变化,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藏》)。古人将经长期观察和自身体验获得的有关人体的复杂生理机能的认识,分别赋予相关的脏腑,将理性认识与脏腑形态结构融为一体,逐渐确立了心主神志、肾主生殖、脾主运化等藏象理论。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观察和推理,又确立了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于是逐渐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

    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古人逐渐建立了人体中精、气、血、津液等概念:如对生殖之精的观察和体悟,产生了人体之精的概念;对呼吸之气和人体活动时散发之热气的观察和推理,形成了人体之气的概念等。在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的渗透和影响下,又逐渐认识了人体之精、气、血、津液各自的生理机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以它们的不同作用和代谢过程解说脏腑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阐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于是构建了以功能联系为主导的藏象理论体系。

    古人运用直接观察发现了人体内的脉、筋、系等形体结构,在针刺治病过程中逐渐发现了针感传导路线,将这一经整体观察获得的信息感受传导的理性认识赋予脉、筋、系等形体结构,就产生了经络的概念。随着古人对针感方向和循行路线的整体观察及藏象理论的确立,人们便认为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必有一定的联系通道,于是把已发现的针刺感传路线与内在脏腑一一联系,构成了十二经脉的循行。其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关于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别络的认识也先后产生,经络学说便逐渐形成。经络学说的形成,对认识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的联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加深了对人体自身整体性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对四时气候变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在采用以人为中心的整体观察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变化,不但对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有影响,而且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也有一定影响。自然界气候变化剧烈,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则成为致病因素。人们还认识到社会、经济地位的改变有时可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于是便产生了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及人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由此加深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及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