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行业资讯     2015-09-12 01:32:08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 -960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中医学学科分化日趋成熟,’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脉经》晋·王叔和著,成书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浮、芤、洪、滑、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的脉象鉴别;提倡“寸口诊法”,明确左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著,成书于公元259隼,是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全书系统阐述了藏象、经络、腧穴、标本、九针、刺法、诊法、病证、治法等内容,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与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证与操作方法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3)《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著,成书于公元610年,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全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源的研究,如指出疥疮是由疥虫所致;“漆疮”的发生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由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并在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对疾病的诊断与辨证论治起到推动作用。

       (4)《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成书于公元652年和682年,是中医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两书关于脏腑之论、针灸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养生之术、备急之方、病证诊治等内容,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 -1368年)

    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建树颇多的时期,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这一时期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临床各科学等发展迅速,医药著作大量刊行,开始有国家组织编撰刊行的中医药学著作,并开始研究处方、成药、经络腧穴的规范化。

    南宋·陈言(字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据张仲景“千般疚难,不越三条”的论点,结合临床实践与《内经》有关论述,.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力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突破性创新,为中医学的发展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刘完素:字守真,河北河间人,故后人尊称刘河间。刘完素力倡火热论,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六气化热化火是外感病的主要病机,而内伤病中“五志过极皆能生火”,故在治疗中多用寒凉药,后人称其为“寒凉派”。代表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1182年)。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主张“病由邪生”,邪去正自安,故在治疗中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公元1224年)。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李杲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力倡脾胃论。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公元1249年)。

    朱震亨:字彦修,世居浙江义乌丹溪,后人尊称朱丹溪。朱震亨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公元1347午)。